“醫養結合”內涵豐富,不能簡單理解為為老人看看病、送送藥。它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一是老年健康保健?!爸挝床 ?,是最高的醫道。防病,對于容易生病的老人來說顯得更為重要。定期為老人體檢,是防病的主要措施。據調查,許多地方都制定了為城鄉老人定期體檢的制度,并建立了個性化的健康檔案。但在不少地方特別是在城鄉基層,由于受到當地財政狀況和體檢機構水平的限制,列入體檢的項目不多,對老人健康狀況的評估也不夠精準。這是需要逐步解決的問題。對老人而言,體檢是“治未病”的一種被動行為,真正要預防疾病的發生,還得靠老人自己。要采取開設專題健康講座、組織老人交流養生體驗等多種方式,宣傳適合老人的養生之道,普及老人易發、多發病的病理常識,引導老人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盡可能延緩老人生理、心理衰退的進程。健康保健,無疑是養老服務堅持“醫養結合”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內容。
二是老年醫療服務。首先還是要解決好長期以來存在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要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險制度,增加醫保藥品目錄,提高醫療費用的報銷比例;進一步完善大病醫療救助制度,防止和克服老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進一步完善高級醫療機構與城鄉社區特別是農村基層醫療機構聯系合作制度,采取選派專家到基層醫療機構坐診、基層醫療機構選派醫生到高級醫療機構進修、醫療檢查結果共享、遠程醫療診斷等多種方式,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診斷、醫療水平,讓老人少跑路、少花錢同樣能得到高水平的優質醫療服務;進一步開展對老人常見病、多發病的醫學研究,有條件的地方可創辦老年醫院或老年??崎T診,方便老人看病就醫。
三是老年康復護理??祻?,是對殘疾老人或因中風、摔跤、車禍等原因導致肢體或某些器官喪失其原有功能的老人而言的,通過藥物治療和物理康復治療,促使其恢復功能。護理主要是對失能失智的老人和高齡老人而言的,這些老人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或自理能力衰退,需要有人貼身照護,以保證他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康復和護理的老人,大部分人是有子女的,但子女再有孝心、再有經濟實力,由于他們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培養下一代,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長期貼身照護老人的日常生活。這就需要城鄉社區或養老機構代行孝心和養老責任。因此,堅持“醫養結合”,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四是老年心理咨詢。老年期也是心理疾病的多發期。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不少老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給予老人極大的精神關愛,普遍開展老年心理咨詢活動,幫助老人消除心理障礙,調節好精神狀態,真正心情舒暢地安度晚年,這是堅持“醫養結合”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目前,我國的心理咨詢和心理疾病的治療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對老年心理咨詢和心理調節更是一個薄弱環節。對此,必須引起衛生醫療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全社會的關注。